
台灣申請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因應未來對農業挑戰,農民努力提升農業栽培管理能力,充實本職學能,由栽種草莓農民李俊明發起的嘉義縣農業微生物光合菌教育發展協會,今日在大林鎮萬國戲院舉辦成立大會。

【嘉義縣農業微生物光合菌教育發展協會】成立大會農委會農糧署副署長 姚志旺 與 南區分署長 羅正宗 也蒞臨現場恭賀協會成立,協同 財團法人大武山文教基金會董事長 曹啟鴻 期許勉勵協會會員自此「共學、共榮!」

李俊明近年跟隨財團法人食品工業研究所 廖麗玲博士,帶領團隊的腳步,長期推動微生物資材使用於田間不遺於力,他說,友善農業是農業趨勢,農業超前部署,農民組織團結力量大,因應未來加入CPTPP農業挑戰。

光合菌是自然界中常見微生物菌種,具有固氮、溶磷效果,可增強肥力,改善土壤,應用田間及養殖池中行之有年。食品所廖麗玲博士帶領的團隊為減輕農民資材成本,推動農民安全使用微生物於田間,除可改善植株健康及田間收成量外,更可降低農藥及化肥的使用量。

李俊明說,目前光合菌擴培訓練班培育的學員,在各縣市多達約2千名農民,對促進友善農業發展大有幫助。除擴培班教學,課後成立班級LINE群族,有專家及農民業師針對疑慮提供解答及建議,讓學員學習不間斷,促使大家使用微生物菌種的信心。

群組間互相學習及田間不定時訪視,促使嘉縣農民有向心力量,以好東西要互相分享推廣,一起推動台灣農民底氣,更為提升農產品的品質及安全,這股愛土地的向心力促使協會成立,李俊明表示,「我們在嘉義縣也可以成立微生物資材中心,讓大家不只有光合菌可以使用,更多菌種的活用才可以讓我們的農產品更健康,土地更有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