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南善化區有享譽國際的台積電,也有紅龍果界赫赫有名的「五龍紅龍果園」,黃政德種植紅龍果已經邁入第五年,每年四月就是黃政德準備年度大秀的時節。

春暖花開的人間四月,是出遊的好日子,黃政德卻已經離開高雄家,住在善化紅龍果園裡好一陣子了!


黃政德在高雄經營小有規模的公司事業,營業內容為五金設計、機械、電器…除了參加各式展覽,更有客製化加工與出口。

四年多前投入紅龍果種植,以精準的條件控制、數據佐證的實驗精神,照顧自家紅龍果園。

在土壤、氣候、果樹與微生物之間的微妙關係浸潤,使之深深著迷、益發不可自拔,自此以果園為家,連家人也一起帶上,在善化生根。

踏著烈日餘暉,土地上熱氣蒸騰尚未消散,來到善化,一眼望去一大片渺無人跡的地區。夕陽美景稍縱即逝,太陽消失的速度快得令人嘆息,換上的是一地的荒涼。

心頭正慌著,卻在遠處看見燈火亮起,為這荒野帶來輝煌,循著華燈引領,到了黃政德的紅龍果園。


一腳踏進五龍紅龍果園,隨即讓人眼睛亮了起來!微妙的感受來自身上的毛細孔,一牆之差,皮膚上的悶熱瞬散,根根毛髮感受到園子裡的活潑生氣。


貌似進入阿凡達的虛構宇宙,自己成了納美人,這兒的每一棵草都有不同的顏色與功效(細細觀察它們可不都只是綠色的呦!)

夜色瀰漫的夜,五龍紅龍果園開始了華麗的伸展台,在紅龍果花爭妍下,拉開序幕…

在黃政德身後的紅龍果花,只在夜間盛開,這個熟悉紅龍果特性的都知曉,但是令我們驚奇不已的是:一排正在盛開,另一排卻準備拔除花瓣、花托,已開始孕育結果了!

全球氣候異常,地球環境正在改變,這樣的情況對農作物影響甚鉅,農民如何克服?對此,園區總監黃政德,安排了整個秀場的秩序,園子裡需要的一切都在他序列掌控之中。

黃總監精準的將秀場規劃數個區塊,不同的區域有不同的草生環境,各有其功能。也在這樣的區塊內,善用色彩小夾子,區分黃總監未來想要呈現的果實樣貌。

黃政德分享著,自古農民跟著農民曆指示耕作,一直是指標。但是地球環境已不若以往,老祖宗的智慧很寶貴,現在更需要靈活運用,要會觀天、測風、適地、開啟五感,調整耕作方式使其真正為作物所需。

看起來很有趣的場域,其中的峻險與艱辛,每每都需要實驗數據確認以後,再經精準設定而產生,唯有實際走過才能體會。

黃政德本業從事五金精工,客戶與訂單來自世界各地,產出的商品容不得一分一毫的誤差,有此專長,五龍紅龍果園當然不一樣。


黃政德在園區設計了便利的軌道,正在施工中,未來將提供人力方便授粉與採收。但其實最大的重點在於;可以讓黃總監穿梭在園區,執行管理跟觀察。這裝置,可讓園區像極了國際精品設計師,準備年度大秀的伸展台一般費心思。

走過人生上半,歷經職場風雲,黃政德在認清生活真相之後,於紅龍果園找到了比精準機械設計更加迷人的世界。

從機械業跨界成專業農,黃政德期許自己要成為「科技農」,以身體力行實踐學理,更要以數據來驗證結果。

這些控制的微妙之處,有別於機械簡單的分毫管理,園區裡多重角度的趣味組織,與微生物之於土壤的邏輯拆解,讓黃政德在堅持無毒耕種的科技農這條道路上,如使命般堅毅而行,在未知的日子裡有了迎向挑戰的力量。

黃政德的學習,從農改場、學校、農委會系統,到處學習、探究問題,不設限派別方式。甚至還放下工作、排除瑣事,到財團法人食品工業發展研究所進修,關於微生物的專業與操作技巧。

細心觀察園區植物、土壤、生物…的各種樣貌,找到不同的解決方法,黃政德說:「要瞭解土壤的養分,再給肥。先處理好土壤與現狀,不要急著求產量豐碩,做對了,它自然回報給你。」

這種觀察是需要長時間的,更要詳細記錄的,例如:鉀的吸收,還有分早上、中午、晚上,都不一樣的。園子裡需要的磷肥,就是自己用菌粉將羽毛分來解的,再將採下的紅龍果花苞,來生產製成氮肥。


黃政德一邊為我們解說土壤菌肥管理,一邊拆解紅龍果花說明著:紅龍果全株均可利用,嫩莖、花朵可作蔬菜食用,果肉是大家喜愛的水果,可以製成果汁或冷凍乾燥成果乾,營養價值很高。

黃政德說,一般人認知紅龍果生命力韌性高、好種植,其實不然,它跟其他果樹一樣,都有令人頭疼的病蟲害,棘手的成長障礙。


紅龍果要長成賣相好、甜度適中、香氣獨特…每一項成長因素都得掌握得當,尤其在疏枝管理的部分,挑選強壯枝條育果,修剪下來的枝條、花朵,都需要即時移出園區,不可隨意棄置,也不能直接拿來堆肥,這都是細菌、病害滋生的溫床。


對於鳥媽媽們的選擇,黃政德跟家人把牠們當成環境健康指標,還可增添田間作業的樂趣呢!

看著鳥媽媽選擇這兒,再看著小鳥寶寶孵化長大、學飛,小鳥們即將離巢前,黃政德不忘囑咐著:「把你們照顧長大,回來看我的時候可別吃了客人下了訂單的果實呀!」

常常在烈日下無人工作的大片大片土地上,看著黃政德癡迷的在紅龍果枝條下穿梭。比別人多了一份細心、比別人多了一份的用心、比別人多了一份的勤奮。


每一顆紅龍果要交付到消費者手上前,黃政德都如同在幫待嫁女兒準備嫁妝一樣,仔仔細細的栽培、記錄、標記、審視、清洗、包裝。每一張無毒檢驗證明的背後,有更多的辛勤努力堆疊。

黃政德的紅龍果為什麼吃起來跟別人口感不同?揀選枝條前的,環境整備,到栽種之後不疾不徐的疏果,紅龍果待在枝條上的天數,黃政德控制在不同客戶對於重量與大小的需求上。


光在授粉這件事情上,就與其他紅龍果農不同,只見他左手托著碗,右手夾著刷子,在這一朵蒐集、攪和,再到另一多攪和、蒐集…讓不同株、不同花的花粉來生個混血名模,難怪每一顆紅龍果都是風華絕代。

為求品質保證,常常採收的量,來不及跟上熱情的老客戶訂單。但是有更多客戶願意等待,這美好的等待過程,勝於快速收到紅龍果箱。

但是,這與收到貨之後,迫不及待開封、欣賞、手握、鼻聞香,再切開、再欣賞、再手觸、再聞香而後入口,啊!及其曼妙的感受呀!

用心照顧的園區總不孤單,不用多加宣傳,這樣唯美的氛圍,展露出獨樹一幟混合體多樣貌的吸引力。

許多新婚佳偶選擇跟黃總監借場地,拍攝雋永婚紗。紅龍果帶刺堅毅的枝條,開著柔媚純白的花朵,結著粒粒嬌艷的果實,猶如戀人從戀愛到結婚,成為佳偶面對人生下一個挑戰一般。

紅龍果開花在夜裡,授粉得趁花開的時候也在夜裡,因為太陽出來花兒就謝了。施肥澆水得在清晨,包果套袋也得在白天,疏枝除草在下午,制肥養菌在下午,數花苞兒做記錄在傍晚,整備管線在傍晚,做數據整理登錄在晚上。噢,還得畫設計圖!一晃眼兒又夜深了!哇,那吃飯時間呢?睡覺時間呢?黃總監讓人驚呆了!

「五龍火龍果園」總監黃政德,現任台南善化紅龍果產銷班第三班班長,為我們展現紅情綠意的精彩人生,以數據力展現科技農新勢力,果然不簡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