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著32°高溫,不好玩就走不下去,不好吃就沒意思了。
結論是:
金包里街特色美食好吃!(金山特色全包啦~)
二百年歷史的慈護宮好美!(嘉慶十四年1809)
讓我們帶你閱讀金山老街,一起視吃吧!
金山老街google地圖
https://goo.gl/maps/2W2fuWKXWu1iKJXE6
車子停慈護宮上方的公有停車場,旁邊是公墓,但是人車鼎沸也就不覺得有什麼不妥,心存敬意即可。
每個週末、假期這裡都是人潮眾多的。
最先吸引目光的就是右邊現場手工製作藝品的師傅。
平常看著玻璃擺飾也就只是看看,現場製作感覺就不一樣了!
各式作品馬上就升級了起來。
金包里街入口左手邊則是三角湧徐媽媽醬菜茶,現在知名老店都很懂得包裝自己,古樸簡約、擺放整齊讓產品說話,品嚐了幾樣試吃品古早味讓人很著迷。
老街吸引人繼續往內逛,特色攤商真的很重要,如果出現的都是一般夜市或連鎖商店,那吸引力就差矣。
看著賣毛筆的店家起手示範,頓時覺得熱鬧的街道隨著揮毫寧靜了下來。
好久不曾寫毛筆字了,握筆、運筆、心境真不一樣呢!
開心,與金山老街由初見的羞澀,接觸後令人興味盎然。
猜猜金山有甚麼特色名產呢?
每個地方都有特色地標的,瞧這裡面出現了什麼呢?
右下是鴨、左下是魚、那右上是?中間是?
被擋住的左上又是?等等咱們文中再揭曉。
這個粿還好,但是身為東港漁村人,對於這個標榜來自東港赤尾青蝦的辣蝦醬可好奇了!
抱著挑釁的心情嚐了一口,哇!頗驚豔捏!推。
赤尾青來自東港,可是這做法調味可是金山老街這老闆自家秘方哦!
很多粿,老街多少都會有粿這樣的古早味商品,蠻多家的沒提供試吃,大家靠運氣囉!
買了這一家,就…很原味。
各式魚乾老闆打點得精緻好看,可愛的老闆娘一直告訴我買回去比拍起來實在。
可我告訴她,買回去只有我知道好吃,拍起來可以讓很多很多人知道妳的商品優質。
剛剛地標之一的魚,其實就是金山這邊靠海,也是有很多的魚貨的。
這是鄉下內行人才會知道的涼衫,從日據時代到現代菜市場不會缺席的搶手商品。
小時候記憶中的餅乾,變大了!錢卻變小了!
縮小版畫糖,也從尪仔標、布袋戲,變成了凱蒂貓。
仙楂糖、哨子糖……就是賺你回不去童年的甜甜。
天氣熱涼水攤少不了,特別的是連鎖茶飲在這邊沒看到哦!
這也令我感動,地方特色沒有被潮流洗過。
冰品店是古早記憶,你吃過米苔目黑糖剉冰嗎?有來,就一定得嚐嚐哦!
金山鴨肉!主角現身!
到處鴨肉,好幾家,最狂的是下面這一家。
我實在沒能搞清楚在這條金包里街上,它們到底有幾個據點。
整間滿滿的客人,外面排隊還繞一圈。
對不起吼,排隊的是等座位的人,來這邊吃還要有人手“自己去端菜”!
別懷疑走在街上,就看到客人自己端著自己的菜走過。
這些手都不是工讀生啊!是客人自己端的啊!
廟前戰場炒菜、裝湯、夾麵、剁鴨……
天啊!他們怎麼分得清楚誰是誰啊!
就是這鴨!就是這鴨!就是這鴨!生意好到嚇死寶寶!
以上大多數民眾愛的每一道,都獨照呈現在上面啦!
站在旁邊觀看許久,看著每一組客人端菜來回,就這幾道就決定是這些啦~
點菜不難嘛!別人吃什麼,咱們跟著點便是!
毛寶寶真幸福,都有帥把拔抱著逛街噢!
飯後甜點也很厲害,這一家麻荖也是現作古早味,吃不下可以外帶,給沒跟到的家人帶上伴手禮。
右上方地標特色土產出現囉!是蕃薯!
蕃薯當然拍起來沒烤蕃薯般美麗好看,但是記憶中那烤蕃薯味道不用贅述,都迷人。
瞧,迷人吧~
老街有當地真實特色時蔬so charming!
巷弄內的菜市場。
想像非觀光客出沒的時間,當地婆媽們採購的畫面…
童玩店貼心的販賣“爸媽們的玩具”哈哈哈…
這邊的粉圓都手工製作,一家如此其他家便也如此誰敢再把機器搬出來啊!
當然是搬板凳啊!
隨手可得、方便使用,真的很有意思!
到了慈護宮,清嘉慶十四年(西元1809年)建立至今二百年歷史。
俗稱金山媽祖廟,祀奉天上聖母媽祖。
雕龍畫柱非常考究、氣勢磅礡,雖然隨著時間色彩稍褪,但是仍然看得出初建當時的富麗堂皇。
不能錯過的細節,精緻的地磚,還有處處古人設計巧思。
你曾經見過如此的六角洗手台柱嗎?
廟內左右對稱各一座,貼花考究造型別緻。
好喜歡這一片往廁所有公共電話的牆哦!
近看真的很漂亮!
尤其是屋頂上的珍奇異獸的表現。
來到金山,慈護宮真的很值得推薦給大家走一趟。
金包里街結合古蹟慈護宮造就了金山老街,攤商深具地方特色,一路上乾淨舒適,感謝這些默默辛苦的工作人員。
如果可以,請大家減塑護地球,隨手帶走自己的垃圾,也帶走屬於自己人生的美麗回憶。
老伯伯花生辣醬,讓我尋找到每一條故事老街的地標。
伯伯說:左下是海鮮、右下是鴨子、右上是蕃薯、……
中間是:金山石
左上是:溫泉
嘿~那個帶我認識金山老街親愛的你,讓我們如你寫下的「永」字一般,永遠陪伴好嗎?
也願正在視吃閱讀文字的你,能來享受漫步金山老街體驗當下的美好。
金山老街google地圖
https://goo.gl/maps/2W2fuWKXWu1iKJXE6
攝影撰文:林慈惠 編輯:夠了湯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