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市電影館「台灣短片數位修復計畫」系列全八部, 8、9月於光點華山電影院台北首映!本館與光點華山電影館合作之「光點華山扶植新導演X高雄市電影館修復短片影展」,集結2019年於高雄電影節世界首映之「台灣數位修復短片」,〈明信片〉、〈起毛球了〉、《我叫阿銘啦!》、《城市飛行》、〈石碇的夏天〉、〈天橋不見了〉、〈海巡尖兵〉、〈呼吸〉八部橫跨1999年至2005年的台灣重要獨立製作,蔡明亮、鄭有傑、黃銘正、林書宇及何蔚庭導演皆出席映後講座,各片僅此一次放映,也是北部影迷能一次爭睹8片的唯一機會。本影展將於8/1(六)至9/27 (日)於光點華山電影館登場。

「台灣短片數位修復計畫」選映多位重要導演成名前的劇情電影,包含鄭文堂、吳米森、陳芯宜、黃銘正、鄭有傑、林書宇、何蔚庭等名導,重現千禧前後的創作勇氣與獨立精神,其中更特別選映且修復國際名導蔡明亮延伸自2001年《你那邊幾點》的作品〈天橋不見了〉;參與本計畫的導演聞訊紛紛力挺站台台北場放映。〈天橋不見了〉將於8/16(日)13:00台北首映,蔡明亮導演將現身映後座談;8/29(六)13:00則是〈石碇的夏天〉台北首映,鄭有傑導演將現身與影迷互動;9/5(六)13:00、9/19(六)13:00、9/27(日)13:00分別是〈城市飛行〉、〈海巡尖兵〉、〈呼吸〉台北首映,黃銘正、林書宇、何蔚庭導演都將應邀出席,請影迷務必把握難得機會。8/1(六)14 :00舉辦本次計畫講座,邀請資深影評人鄭秉泓細數觀影門道 !


由高雄市電影館特別獻上的「台灣短片數位修復計畫」,起因於2016年高雄電影節獻映之「台灣純十六」專題,選錄〈明信片〉、〈起毛球了〉、《城市飛行》、《我叫阿銘啦》等片,
帶領影迷回望1999年台灣電影產業最低潮的時期,卻無法阻礙年輕導演充滿創作的熱忱。策展過程深感底片保存不易,高雄市電影館「台灣短片數位修復計畫」應運而生,透過數位修復,讓珍貴膠捲影像,以數位影像再現世人眼前。「台灣短片數位修復計畫」歷經二年時間終於完成首批八部作品。而高雄市電影館更同時宣布2020年亦延續「台灣短片數位修復計畫」,將出品數部全新修復短片,於2020年高雄電影節世界首映。

鄭文堂首部劇情片〈明信片〉,是「純十六影展」的首屆作品,為台灣獨立製作的創作先驅;同為2001年「純十六影展」的〈起毛球了〉與《我叫阿銘啦!》是吳米森與陳芯宜的首部劇情片,黃銘正《城市飛行》則拿下當年台北電影節百萬首獎。吳米森以鮮明又跳躍的敘事結構,以及高度風格化的影像和台詞,創造了個人獨特風格;陳芯宜以多年從事遊民生活的田野經驗,帶領觀眾進入生動可愛、跳脫刻板的遊民世界觀;黃銘正的《城市飛行》充滿各種的巧合與荒謬,呼應當時台灣的政治與社會氛圍,也展現黃銘正強大的創作力。

〈石碇的夏天〉是當時少數能獨立上映的劇情短片,鄭有傑以抒情樸直的影像手法,闡述異國與隔代的文化認同,黃健瑋在片中初試演員獲台北電影獎新演員獎;國際名導蔡明亮在創作《你那邊幾點》之後,因台北車站前天橋拆除,完成了〈天橋不見了〉,通過固定機位的凝視,陳湘琪與李康生辯證當代都市的生存危機。林書宇的〈海巡尖兵〉與何蔚庭的〈呼吸〉皆以強烈的影像語彙,揭示新生代導演的登場,並催化2008年開始的台片復興運動,〈呼吸〉充斥大量特寫、快剪的前衛影像,是台灣首次自坎城拿獎的短片作品。

「光點華山扶植新導演X高雄市電影館修復短片影展」將於8/1(六)至9/27 (日)於光點華山電影館登場。〈明信片〉、〈起毛球了〉、〈天橋不見了〉、《我叫阿銘啦!》於7/29(三)開放售票;〈石碇的夏天〉、《城市飛行》、〈海巡尖兵〉、〈呼吸〉於8/26(三)開放售票,購票請至光點華山電影館櫃台購票或使用網路訂票https://spot-hs.tixi.com.tw。「光點華山扶植新導演X高雄市電影館修復短片影展」詳情請鎖定光點華山電影館官網http://www.spot-hs.org.tw/movies/MovieIndex.asp 或臉書粉絲團【光點華山電影館】,相關防疫規定依現場公告辦理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