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數位匯流發展協會與國內創業育成中心 AppWorks 日前共同發表「國人智慧型手機 app 使用行為大調查」,調查指出,台灣共有 6 成民眾使用智慧型手機,其中 55% 透過手機上網。不過高達 8 成民眾未曾有過使用 app 軟體購物的經驗,原因多為擔憂資訊遭到洩露。
另外,去年七月,創立興奇科技的電商老將何英圻等人宣告再戰網購,但移轉到行動裝置,成立九易宇軒,推出 app 開店平台。半年多過去,他們也藉此機會宣布成績:合作購物類型 APP 下載量已超過 160 萬次,相對其它電子商務網站,使用者較為年輕,以 15~35 歲的都會女性為主,平均每個月回訪高達 5.5 次,許多品牌來自 APP 下單的營業額已佔到總營業額的三成。以下為新聞稿:
國人使用智慧型手機的情形越來越普遍,擁有智慧型手機的消費者眾多,越來越多人使用手機處理日常生活事務,如叫計程車、看新聞、訂車票、查班機等,消費者使用 App 的便利性漸取代傳統處理模式。根據「智慧型手機 APP 使用行為大調查」顯示,逾 6 成的民眾有使用智慧型手機,逾 5 成 5 的民眾則是有使用智慧型手機行動上網的服務。Apps 推動行動生活進化,各電子商務業者紛紛推出可線上購物 App ,以提供民眾更方便的購物體驗。本次調查發現目前台灣有 1 成 6 的民眾使用 App 軟體來線上購物的經驗,而受訪民眾不想使用 App 軟體線上購物的原因,以資訊安全性考量的比例 (29.1%) 較高。
AppWorks 之初創投合夥人詹益鑑指出,在行動產業席捲全球、智慧手機快速普及的此時,資訊業與網路業都遭逢衝擊,電子商務更是首當其衝,必須針對消費者的網路使用行為改變,調整行銷手法、銷售時機與商品種類。
身為國內行動商務領域的先進者,「九易宇軒」產品長李昆謀則觀察到,手機購物使用消費者接受度逐漸升高,其合作購物類型 APP 下載量已超過 160 萬次,相對其它電子商務網站,使用者較為年輕,以 15~35 歲的都會女性為主,平均每個月回訪高達 5.5 次,許多品牌來自 APP 下單的營業額已佔到總營業額的三成,未來的發展極具潛力。李昆謀提醒:APP 推播是行動電子商務行銷很重要工具,適當使用可以使活躍用戶增加一到三成,反之則會造成消費者的反感要多多注意。
由報紙媒體出發、專注於內容導購跟平板購物的電子商務平台 UDN Shopping 行動,UDN 購物的行動版本上線很早,針對行動載具的多樣化,以及讀者閱讀習慣等因素,平板用網頁剛改版上線,接下來是手機版網站,下半年會改版 APP。商務中心總監林孟翰指出,行動商務佔整體流量與營收比例逐漸提升,目前分別到達 23 % 與 13% 之多,手機購物的興起也讓晚間購物的比重增加,林總監也提到,平板的轉換率大於手機的轉換率,也許會是下一個競爭激烈的戰場;該公司目前正在規劃 020 業務,未來在報紙、實體出版品或網站放上 QR 碼。
而將在今年底力拼興櫃的電子商務公司「創業家兄弟」,雖然尚未推出專屬 APP,但在半年前早就推出行動版網頁,共同創辦人郭書齊提到:之前消費者對行動購物信任度不高,多只有瀏覽而較少下單。短短六個月後行動購物佔營收比例約從 5 % 快速成長到 30 %。另外,郭書齊也分享對於行動載具來說,投放 FB 廣告效果則遠大於其他方式的廣告型態。
三家業者也都提到,行動商務跟傳統的線上購物之間,有著微妙的衝突或互補關係。傳統的線上購物網站的流量,往往在上班日中午因為上班族外出用餐而呈現最低,但此時反而是行動購物的另一個高峰期。此外,假日也是行動購物多於以電腦進行線上購物的時段;以今年農曆春節假期為例,由於天氣晴朗,出遊人數屢創新高,在塞車時許多人就會拿出手機開始進行商品瀏覽或進行消費,因此,雖然是共食一塊大餅,卻也因互補而縮小了高峰和離峰的差距。
AppWorks 之初創投與台灣數位匯流發展協會,委託趨勢民意調查公司進行國人智慧型手機使用行為調查,於 102 年 12 月 22 日至 103 年 1 月 5 日執行,採用電話調查隨機抽樣方式,共計完成 1,508 份居住在台灣地區,年滿二十歲的有效樣本,抽樣誤差在百分之九十五的信心水準下,為正負 2.5 個百分點以內。調查內容涵蓋智慧型手機品牌市占率、App 下載付費情形、App 使用類型等議題,本次調查為 2012 年以來第二次調查,建立之數位匯流相關趨勢指標,廣為各界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