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情報-記者吳富正、蔡佳芬/2017.11.14.屏東報導】
臺灣原住民族目前官方正名有16 個族群,每個族群都有不同的人文歷史、歲時祭儀與生活慣習,是台灣發展文化創意產業重要元素,原住民族語言的廣泛創造多元又豐富的歌謠,不同的祭儀與慣習更是發展原住民族樂舞重要的索引。原住民族文化發展中心曾智勇主任表示,為加速典藏保存部落傳統樂舞文化,厚植樂舞藝術發展能量,運用公益彩券回饋金計畫,於104年度首度辦理「原舞傳藝獎助計畫」,連結部落文化底蘊,透過田野調查過程,將部落的傳統祭儀、歷史文化與生活故事,重現於舞台上。106年度由「傳源文化藝術團」、「原鄉舞蹈團」獲得獎助,並於11/25(六)在台灣原住民族文化園區娜麓灣歌舞館舉行成果展演。
11/25(六)10:00由「傳源文化藝術團」演出,舞碼《彩虹下的足跡》呈現泰雅族不屈不撓追尋美好家園的遷徙史,泰雅族發源地在Pinsbkan位於今南投縣仁愛鄉發祥村。當年因枝繁葉茂,從Sbayan分散往北遷徙,舞劇就像一齣舞動的泰雅族文化傳承者,用肢體及歌聲將泰雅族豐富多彩的泰雅文化融於舞蹈之中,提醒泰雅的子孫們,不要忘記祖先的發源地,更不要忘記祖先傳承的GaGa。
■「傳源文化藝術團FB」https://www.facebook.com/abpcag
11/25(六)14:00由「原鄉舞蹈團」演出,舞碼《大禮冠勇士晉階禮》呈現阿美族光榮部落的守護與傳承,以歌舞記憶年齡階級的嚴苛訓練,培育堅忍的人格意志,並透過大禮冠的賦予,成就阿美族男子的生命意義,成為部落安生立命的社稷。
■「原鄉舞蹈團FB」https://www.facebook.com/原鄉舞蹈團-794951027245686/
曾智勇主任提及,臺灣原住民族樂舞文化的發源與和臺灣社會的變遷是關連的,以樂舞表現原住民族文化的傳承、融合、信念。這次展演由泰雅族及阿美族聯手演出,希望感動每個在生命中,堅毅、勇敢的心靈。
【原住民族文化發展中心】http://www.tacp.gov.tw
「台灣原住民族文化園區FB」https://www.facebook.com/tacp.tw
■台灣原住民族文化園區:屏東縣瑪家鄉北葉村風景104號(08)799-1219
*******************************
原民會原發中心獎助原舞傳藝 傳源文化藝術團、原鄉舞蹈團11/25娜麓灣歌舞館成果展演
【原民e報】http://blog.news-007.com/an/news_ii.html?nID=2754
【驚實.生活情報誌】https://wp.me/p42RsL-1l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