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情報-記者吳富正、蔡佳芬/2019.07.12.屏東報導】
內容目錄
原住民族文化發展中心製作「原住民族樂舞」朝著傳承並延續傳統文化,使文化意涵能精確傳達為方向,本次樂舞製作主題為「文化資產大師傳承-在氣息與指尖的相遇」,以「排灣族傳統樂器口鼻笛傳說」為樂舞故事之背景,7/13(六)14:00於台灣原住民族文化園區娜麓灣歌舞場演出。
原住民族文化發展中心曾智勇主任表示,傳統樂器面臨時代的考驗而逐漸式微,排灣族的口鼻笛是屏東縣具代表無形文化資產,為延續部落文化,文化部文化資產局於原住民部落致力推廣傳統口鼻笛吹奏傳習及製作傳習多年,已培育傳統樂器之藝生有成,今年與該中心共同製作本樂舞劇,打破以往口鼻笛多以純演奏方式之呈現,內容主要闡述「口鼻笛之傳說故事、文化意涵及面臨消逝到重新復振之過程」,本劇嘗試將口鼻笛使用融入當代生活與環境,透過音樂舞蹈創新融合,同時展現新舊兩個不同時代的面向,進而達到文化紮根、多元推廣運用的基礎,達到擴大吸引不同年齡層對傳統口鼻笛認識及學習興趣。
原住民族文化發展中心為使樂舞內容能具有文化傳承之意,邀請國家級傳統藝術排灣族口笛及雙管鼻笛保存者許坤仲、謝水能,2018pulima藝術節表演藝術獎高旻辰、屏東縣級口鼻笛傳藝師少妮瑤、地磨兒國小、安坡部落與該中心娜麓灣樂舞劇團共同製作,演出成員從耆老到青年,排練過程彼此間不斷對話,理解,接納到完成,透過樂舞劇展演方式讓一般大眾文化資產與現代生活的密切關係。
【原住民族文化發展中心】http://www.tacp.gov.tw
「台灣原住民族文化園區FB」https://www.facebook.com/tacp.tw
*******************************
【驚實.生活情報誌】